如何投资“跌不动”的 港股?

摘要

虽然最近国际市场风云变幻,英国脱欧、美国加息一拖再拖等扰动股市,但是港股跌幅却意外地小。其实,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指数化港股投资是最适合的。

投资似乎是个门槛很低的事情。只要有钱去证券公司开个户,第二天就可以投资了,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任君挑选。然而,长期以来,股市又是个一赚二平七亏的地方,似乎周围很少有人长期在股市发了财。这说明大多数人没有使用正确的投资方法。

索罗斯早年的合作伙伴,也是投资大师的罗杰斯(Jim Rogers)说过一句话,“我只管等,直到有钱躺在墙角,我所要做的全部就是走过去把它捡起来。”就在此时此刻,墙角已经有钱了,这就是港股,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恒生国企指数成分股。要不要把它捡起来,您自己琢磨。

 

港股概况

 

港股在大牛市中的狂热并不像A股那样激烈,这是因为港股的历史更长,已经过了狂飙突进的阶段。恒生指数作为追踪港股蓝筹股的指数,从1969年11月24日开始,当时的基数为100。经过46年的发展,恒生指数已经达到20815点,恒生股息累积指数更达到了52694点(截至2016年5月)。这意味着47年来,初始的投资已经翻了527倍,对应年化14.5%的收益率,非常强悍。

恒生指数基本上香港本地公司和大陆公司平分秋色,成分股中46.4%是香港普通股,23.7%是H股,16.5%是红筹股,13.4%是其他香港上市的内地公司。行业方面,金融行业独占鳌头,比重为44%,其次为IT业(11.9%),地产(10.7%),电讯(8.7%),能源(7.0%)等。目前周息率3.92%,市盈率10.28。

恒生国企指数包含在港上市的H股,推出也比较早,基日为2000年1月3日,基数为2000,而截至2016年5月,指数为8705,股息累计指数为14991。升幅分别为4.35和7.5倍,对应年化9.3%和13%。恒生国企的行业分布金融占比更大,为68.4%,远高于第二名能源业的13.03%。而此时它的股息率为4.31%,市盈率仅仅为6.87。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历史上的相关系数为0.95。

而代表A股蓝筹的沪深三百指数的历史就比较短,基日是2004年12月31日,基数为1000,到最近是3154.25,股息累积指数是3725,11年分别涨了3.15和3.725倍,对应年化11%和13.3%的收益率。恒生国企指数和沪深三百指数重合度比较高,所以长期来看它们的收益率是趋同的。但恒生国企的股息分红更多,大概是沪深三百的两倍,如果不断把股息再投资,收益会比沪深三百更高。

 

指数化投资适合大多数人

 

笔者以为,对于大多数专业程度、心理素质都一般并且时间有限的普通人,指数化投资是最好的投资工具。它自动包含了具有代表性的蓝筹公司,能够化解集中投资带来的非系统风险。根据资产组合理论,系统风险是指不能通过分散投资化解的风险,因此收益预期就与投资者承担的系统风险挂钩,即“收益风险相适应”。非系统风险是指可以通过分散投资化解的风险,因此市场不会因为投资人承担了此项风险而给投资者更大收益预期。例如,某一个公司做假账,或者老板被抓,这种风险可以通过分散投资化解,而集中投资必然面临这种风险。

对于大多数人,我们未必有这种专业能力能够真正研判出一个股票的合理价值,真正预测企业的未来盈利,更不用说未来的宏观环境。腾讯公司主席马化腾多次减持自己公司股票,事后证明好多次都减持在了相对低位。难道外部研究者能够得到比本公司老板更多的信息,更能判断公司的价值吗?笔者以为大多数人没有这个能力。

同时,花很多时间研究股票会影响本职工作,而这也是个人得到升值的最重要领域。所以,除了专业投资者,大多数人应该仅把投资当成副业。“欲速则不达”,投资不像其他活动,辛辛苦苦跑来跑去很可能不如简单的买入并持有。

 

与人群反向而行

 

对于普通工薪阶层来说,指数投资最好的就是定投- 每月拿出一部分公司买入相应指数。指数投资难的地方在于人要克服自己的控制欲,像机器人一样严格根据估值来决定买入还是卖出。

在股市低谷,指数估值低,大盘萎靡,交易量跌入谷底,这时恰恰是买入的最好时机。而一旦牛市一来,人人都挤入市场,指数估值开始上升到高估,交易量升到天上,这时恰恰是应该卖的时候。指数投资要求人逆人群而行,严格根据指数的估值情况作出决策,低买高卖。从这一意义上说,投资确实是反人性的。虽然技术上不难,智商80的人足以理解,但真正做到还是挺难的,因为人要战胜自己心理上的欲望和本能。

孔子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在这里,上智是因为完全理解了投资的本质,知道人群几乎总是错的,能够利用人群的错误。而下愚是因为对自己主动管理的能力没有把握,不如相信原则和规律,因此有较强的纪律性。这都是众多的“中人”难以做到的。

 

长期投资

 

要让指数投资发挥威力,还要坚持长期投资。在熊市时低价买入,等几年在牛市中卖出。有人问美国银行大亨摩根,未来美国的股市会怎么走。摩根回答,“会震荡(it will fluctuate)”。在乐观时人们认为未来无限美好,一切皆有可能,乐于给股市成百上千的高估值,而一旦悲观来袭,仿佛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人们不顾一切地抛售,有时会把股价打到低到离谱的位置,并且这两种疯狂都能维持很长一段时间,让它们看起来是“正常”的(norm)。

智慧地投资就是要利用这种人的情绪对估值的影响。其实世界既不会明天就变成天堂,也不会明天就变成地域,太阳照常升起,它会按照自己的规律,慢慢地变化。

指数投资一般要在低估值时买入,等待直到高估值时卖出。这样的一个买卖周期最少要五六年,而且很可能更长。要想成功地投资,必须树立长期投资的目标。有人问股神巴菲特,在美苏冷战的时代如何坚持长期投资,股神回答:关我屁事。“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股神高瞻远瞩,忽视这些波动,内心不会起一丝波澜,而只关心企业的经营和估值。巴菲特已经八十多岁了还在坚持长期投资,我们这些比他年轻很多的人,有什么可着急的呢?

 

这次不会“不一样”

 

有这样的规律,每次听到“这次不一样”的说法,都意味着变化很可能马上就要开始,上帝即将微笑着开始他的均值回归。

上世纪以苏联为代表的很多社会主义国家垮台,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称霸世界,军事科技经济实力都远超其他国家。经济学家福山写了《历史的终结》一书,认为自由的市场经济和西方民主体制是历史的终极答案,人类已经走到了历史的终结,不会再有制度上的反复。然而后来中国等国家的蓬勃发展证明了除了西方的体制还有其他体制可以成功。西方体制并不是唯一的。与历史一样,经济与股市不会有终结的答案,而是会不断震荡。

每次危机的低谷人们都以为这次不一样,同样每次在繁荣的顶峰人们也以为这次不一样。这是一个社会上的群体情绪,每当听到这样的论调就要加倍小心了,很可能变化即将启幕。

观察中国内地和香港的股市,大概每隔五六年就有一次比较大的周期性震荡,然而每次故事都不相同。98年亚洲金融危机,03年非典,08年次贷危机,11年欧债危机,还有15年对中国经济增速减缓的疑虑,16年的英国脱欧,美国加息……凡此种种,故事是雷同的,每次都是世界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即将玩完……但是股市每次都能从废墟里爬起来,站上更高点。

巴菲特的“别人贪婪时恐惧,别人恐惧时贪婪”,可以好好琢磨。在世界最光鲜亮丽时想到未来的挑战,在世界充满绝望和灰色时想到明天的阳光。这样做很反人性,但是确实投资的不二法门。

 

港股的估值与历史区间

 

我们分析用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的十年来的市盈率PE来观测港股的估值情况。下图中绿色的线代表指数的平均PE。

港股“跌不动”的概况

其中恒生指数PE最高为2005年5月1日的11.72,最低为2016年2月12日的8.99,十年平均为10.48,中位数为10.46。目前PE为10.3169。假如指数企业平均盈利不变,PE回到十年均值,则对应1.4%的涨幅,可以说恒生指数整体没有特别吸引。

港股“跌不动”的概况

(恒生国企指数PE)
而恒生国企指数PE最高为2007年10月31日的31.37,最低为2016年2月29日的5.97,十年平均为12.4,中位数为10.33。目前PE为6.8141。发现目前的估值十年最低,与08年金融危机差相仿佛。假如指数企业平均盈利不变,PE回到十年均值,则对应82%的涨幅,若回到PE中位数则对应51.6%的涨幅,而如果持有至非常乐观的20倍估值卖出,收益更可达2.9倍。可以说恒生国企指数整体非常吸引。

 

跌不动的港股与在抄底的聪明钱

 

近日,可以发现尽管有A股落选MSCI和英国脱欧、美国加息等利空因素,港股仍然很顽强,表现出“跌不动”的特点。英国脱欧,英镑大跌10%,日元大涨5%,日本欧洲等股市跌7%左右,巴克莱德意志银行等开盘跌三成,在如此风声鹤唳的恐慌下,一向听风就是雨的港股竟然小跌,恒生国企跌2.9%,确实让人有一种跌不动了的直观感受。

而之前一向不温不火的港股通也在悄然加大抄底的步伐。港股通已经连续几个月净流入资金,到了六月下旬,由于深港通即将宣布的预期,更是每天流入超过二十亿,有力地支撑了港股。这些抄底的聪明钱就是看中了港股的价值。

市场关于深港通的传言已经很久了。根据现任证监会主席刘士余的说法,深港通今年肯定通。同时由于最近几个月来一直在持续流入的内地资金,沪港通的额度也会在一个月左右内用尽。这时深港通的开通和沪港通的扩容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去年的沪港通就是激发出了两地的做多热情,进而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牛市。

深港通开通和沪港通扩容这个驱动事件,像一个导火索,但最终的火药桶还是港股的超低估值。

 

投资方法和工具

 

国内投资港股的工具有沪港通渠道,有港股ETF如恒生H股(160717), 杠杆基金如恒生B (150170)和港股主题基金等。有条件的投资者也可以直接去香港的券商开户。

 

风险揭示

 

香港市场受国际影响很大,这点不同于A股。投资港股要面临的风险有来自国际的比如英国脱欧,美国加息,美国大选等,还有香港本地的政局稳定,国内的经济形势和人民币兑港币的汇率等。人民币进入贬值通道和与美元挂钩的港币走强,都会直接影响主要业务在中国大陆的恒生国企以港币汇报的盈利数字,进而直接影响股票的收益。熟悉国内股市的朋友初入港股还要非常小心,躲开不知名的小公司,谨防“老千股”。

 

结语

 

都说投资只有三大问题:买什么,什么价格买,什么时候买。

笔者的回答是:买香港上市的优质的中国国企指数,以PE6.8的超低估值买,在深港通宣布、港股爆发的前夜买,并且长期持有。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