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的回归之路并不顺畅,究其原因,一般源于政策、资金缺口、控股权之争以及“低价”私有化引发市场不满这四大因素。许多企业身陷在此类原因中迟迟无法脱身,对于他们而言,回归之路,道阻且长。
对冲基金们对中概股似乎热情不再。持有在美上市中概股的277家对冲基金中,有36家清空了全部持仓,58家将仓位减少了三分之一以上。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对冲基金对在美上市中概股的持仓总量减少了27亿美元,削减约12%。在按市值计前20大公司中,10支遭减持最多的股票全部为互联网相关企业,对冲基金对这10支股票的合计减持幅度超过25%。其中柯尔曼(Chase Coleman)执掌的老虎全球管理公司(Tiger Global Management)出货最多,抛售了价值11亿美元的股票,风险敞口腰斩。该公司减持了约25%京东的股票,并几乎出清了汽车之家以及阿里巴巴的股票。
相较于之前的赴美上市热潮,如今,越来越多中概股们在“华尔街读不懂中概股”的抱怨中,选择回归。2015年形成的中概股集体回归潮,在经历一年时间后,并没有退却,而是不断发酵。一年中,已有世纪佳缘、优酷土豆、盛大游戏、如家、中微星、博纳影业、中手游、完美世界等多家中概股企业退市,甚至借壳回归A股。然而,回归之路绝非坦途,一路上困难重重,私有化并不容易。
政策多变,私有化进程频频受阻
早前,腾讯科技曾独家拿到一份材料显示,欢聚时代可能会在2016年第二季度或第三季度签署私有化合并协议,并在2016年第三季度实现退市。按照路线图,此后,欢聚时代将完成红筹及VIE拆除,并在2017年第一季度明确回归A股,可能在2017年末通过A股审批,并完成股权交割。
欢聚时代私有化过程中,总共需要39.7亿美元(约259亿),其中,欢聚时代董事长雷军、CEO李学凌一共持有公司约33.4%的股权,对应价值13.3亿美元。欢聚时代需要筹集剩余部分股权的资金,66.6%的股权对应总资金需求为26.4亿美元。欢聚时代此次募集资金中,需要募集19.4亿美元(约126.8亿)。此外,境内银团将向雷军和李学凌提供7亿美元等值的银行借款,同时直接投资人出资的20%作为创始人借款。
2016年5月4日,突然有传闻称,证监会拟暂缓中概股企业国内上市,中概股回归国内借壳、重组、IPO可能受限制。消息一出,正在私有化的企业股价应声下跌。随后,尽管证监会对中概股回归A股的表态是“分析研究”,但依然导致陌陌、世纪互联、欢聚时代、360等多家正在私有化的企业股价持续暴跌,也让不少私有化套利的基金“爆仓”。
经历连续数天暴跌后,投资人收到欢聚时代发出的消息:各位Skywalker投资人,由于目前国家资本市场政策不明朗,Buyer Consortium决定将本项目先暂停,待时机成熟时再行启动。
资金缺口难填导致私有化进程停滞
美股的私有化需要大量资金,回购已经公开发行的股票。不仅如此,未来在非上市公司的拆架构过程中,资金的需求更高。
今年1月,据一份SEC文件显示,奇虎360已完成94亿美元的私有化最终协议,并获得34亿美元债务融资。而获得这笔债务融资的代价是把位于北京酒仙桥的360总部大楼和一系列“360”商标作为资产抵押,7年期30亿美元贷款的偿还方式为分期偿还,第一笔偿还发生在贷款发放后第30个月的第21天,此后每六个月偿还一次。
对于陌陌而言,随着其大股东阿里巴巴集团加入私有化买方团,消除了资金上的困扰,之前停滞不前的私有化才有了清晰的方向。由此可见,能否有足够的资金量保证也是私有化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控股权之争阻碍私有化进程
企业的管理层与控股股东意见不合,股权纠纷不断导致企业私有化进程受阻。汽车之家正面临着这般难题。
今年4月中旬,汽车之家的控股股东澳大利亚电信宣布,将出售中国汽车信息网站汽车之家近48%的股份,买家是金融巨头中国平安麾下的平安信托,出价为每股29.55美元。知情人士透露,在澳电与中国平安的交易宣布前,这个由汽车之家管理层牵头的财团已提出了两份看起来颇具吸引力的提议,但均被澳电拒绝。
几周前,国内媒体曝出在汽车之家召开的董事会中,澳电突然临时增加一名董事席位,在各方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下,强行通过股份登记权协议。澳电发言人表示:已与平安签订了一份有约束力的协议,并正根据协议条款持续推进该交易。平安将会是汽车之家强有力的新战略合作伙伴,驱动公司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另一方则频频反击,日前,汽车之家公众股东向商务部提交书面实名举报信,举报平安保险集团涉嫌违反商务部《反垄断法》,该举报信已被商务部接收。举报信质疑:若交易达成,平安保险或将在二手车交易服务市场方面形成垄断地位,排挤在汽车信贷和汽车保险市场其他竞争对手。其暗示中国平安入主汽车之家交易可能被终止。
最近又有消息称,因澳电向平安信托转让汽车之家股权程序涉嫌违反美国SOX法案(萨班斯法案),已有相关人士已向SEC(美国证监会)递交了举报材,SEC或将就此介入调查。这些均显示出,以汽车之家CEO秦致为首的管理层不愿中国平安主导,要搅黄中国平安与澳电之间的这一则交易,汽车之家买方团在和澳电、中国平安在频频发力,不断的抗争。
“低价”私有化引发市场不满
2016年2月,聚美优品宣布收到来自CEO陈欧、产品副总裁戴雨森,及红杉资本组成的收购方递交的每美国存托股(ADS)7美元的价格私有化申请。该价格比聚美优品提出私有化前2月16日收盘价5.83美元相比,要溢价约20%。不过,陈欧利用美股股灾低价将聚美优品私有化的计划却遭到中小股东的集体反对。面对投资者低价私有化质疑,聚美优品不仅没回应,而是加快了其私有化进程。因此,许多聚美优品投资者组团,拟在美国发起诉讼,怀疑聚美管理层先操控股价再发出私有化邀约。
无独有偶,当当管理层趁着国家外汇管制、证监会将暂缓中概股传闻导致中概股股价暴跌之际,下调了私有化价格,下降幅度高达16.7%。当当提出下调私有化的3个理由:1,当当市场份额遭遇竞争对手蚕食;2,美股市场不稳使当当市值下降;3,贬值增加了当当私有化成本。当当这一举动再一次遭遇了投资人的声讨。原因在于,这是当当管理层再一次利用中概股股价暴跌“捡便宜”。上一次是当当管理层利用A股股灾引发美股暴跌之机进行私有化。
私有化热潮一年以来,已有360、乐逗游戏、艺龙、酷6传媒、航美传媒、淘米游戏等企业私有化则进入最后流程阶段,退市在即。世纪互联、陌陌、欢聚时代、聚美优品等私有化趋势还不太明朗。还有汽车之家、当当、爱康国宾、盛大游戏、智联招聘等则还陷入在私有化搅局或控股权内斗中难以脱身。对于中概股们而言,回归之路,道阻且长。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